var
您好,欢迎访问景安网络旗下资讯网!
运营 建站 系统 数据库 编程

首页 > 微信运营  >微信红包流行“乞讨”,谈钱伤感情的背后

微信红包流行“乞讨”,谈钱伤感情的背后

来源:网络作者:server发布时间:2015-09-28点击:1719

自从微信红包出现以来,围绕它的话题就始终未曾断过。抢红包的游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好友之间的感情,也让众多企业、商家寻找到新的营销方式,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不过红包征税、涉嫌赌博等负面消息也层出不穷。微信红包就像一把双刃剑,很有可能就会划伤用户自身乃至微信这一生态体系。

自从微信红包出现以来,围绕它的话题就始终未曾断过。抢红包的游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好友之间的感情,也让众多企业、商家寻找到新的营销方式,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不过红包征税、涉嫌赌博等负面消息也层出不穷。微信红包就像一把双刃剑,很有可能就会划伤用户自身乃至微信这一生态体系。

近日,打着人情名号,催促别人发放红包的信息再次泛滥,再加上各种无厘头的乞讨,将微信红包再次推上风口浪尖。虽然谈钱未必伤感情,但这样的做法一旦多了,却对用户是一种无形的骚扰,甚至破坏微信的有序运转。在微信上,红包成了人人避而远之的功能需求。

人情逼迫+可怜乞讨 用户谈钱色变

临近中秋,许多用户都在微信上收到不少祝福短信。虽然是群发的,但里面祝福的话语及好玩的表情,还是会让用户会心一笑。但与之而来的,还有让人不堪其扰的“人情逼迫”信息,以直白的语气向用户要红包。

在这样的信息里,“都是朋友,话说情义无价,看谁删我,看谁有我,不要假装看不到”、“我会记得你,因为一个红包出卖不了我们的感情不是嘛”等成为必不可少的话。甚至连“群发人人有份”这样的话,都说得理直气壮,让人气不打一处来。本里在现实里直接要钱谁都不好意思,但在微信里要红包却似乎底气十足。

除了中秋要红包买月饼,还有情人节要红包买玫瑰,光棍节要红包求安慰,甚至还有的哭穷,直接开启乞讨模式,声称“最穷的时候到了,是朋友的给我发5元,是亲人的给我发8元……不愿意玩的就算了,我也就试这么一次,看谁真正在乎我。”

面对这样的信息,很多人都会置之不理,对这样的好友也从心里看轻。但如果是自己真正的朋友、小舅子、大姨子等,还能装看不到吗?用户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发红包。其实这样的信息说到是是一种“人情绑架”、“道德绑架”,只会让用户人人色变。

从众心理不可取 伤害微信品牌形象

其实很多用户类似的信息转发这样的信息,其初衷都是为了好玩。看到别人给自己发这样的信息,就顺手转发了出去。当然,也会带着一丝侥幸能够得到红包的心理。这其实是利用了大众的从众心理——反正大家都这么干,也不差我一个。与之前流行的群发信息,看谁删除自己的病毒式传播,模式几乎是一样的。

讨厌红包的信息,是毫无价值的病毒信息,借助从众心理大肆传播,不仅对用户形成骚扰,也在伤害着微信的生态圈。试问如果微信上类似的病毒信息层出不穷,用户就会对微信品牌形象形成一个极低的印象,最终影响微信的价值。

归根到底,讨厌红包的信息如此泛滥,还是在于微信对红包疏于管理。如果下狠手去整顿的话,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幺蛾子。

红包需更纯粹些 否则就是作死

话说,微信红包总是那么多事,为什么支付宝红包就总是表现地清静无为呢?说到底,这与二者自身的产品基本属性有关。微信本质上是一款社交应用,是以沟通、交流为主,红包扎根于其上,自然免不了将社会关系链中的人情世故和阴暗面带入其中。而支付宝本质是一款支付应用,定位明确,虽然现在也想走社交道路,但毕竟根基太浅,与强势的腾讯社交体系根本没有媲美资格。

被掺杂上太多感情因素、负面因素的微信红包,已然变了味道,偏离了开始时的初衷。如果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,就是纯粹作死。无论是对用户,还是对微信来说,都不是好现象。

目前,微信主要将精力集中在营销广告和整治公众号上,对微信红包的发放却缺少监管,也缺少必要的规则和标准,造成红包相关问题层出不穷。为了能让微信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,必须加紧对红包进行管理,尽快推出必要的规章制度,从源头上遏制类似的人情勒索、乞讨红包,让用户摆脱骚扰,还微信一个洁净的私人空间。


关键词: 微信

版权声明:本文系技术人员研究整理的智慧结晶,转载勿用于商业用途,并保留本文链接,侵权必究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zidc.com:443/info/wxyy/849.html

返回顶部